2007年1月12日 星期五

誠品講座與百家講壇

如果說誠品講座象徵了台北中產階級消費知識的方式,那麼百家講壇就象徵了中國一般階級消費知識的方式。

從零四年起,中央電視台規劃了一系列的百家講壇節目,由著名的歷史學者、文學學者主講,這些節目中,最讓人津津樂道的,包括了社科院研究員閻崇年正說清朝十二帝、明亡清興六十年,閻崇年在清史界一直享有聲譽,也是我較為熟悉的,而新秀之輩,則紅火程度簡直火燒半邊天,易中天品三國,數風流人物風靡廣大觀眾,辦簽書會、簽名會,不少追星一族油然而生,人大教授于丹的論語心得在百家講壇結集後,在簽書會上創下首賣一萬本以上的紀錄,之所以說一萬本,是因為舉辦簽書會的書店當日只先預定了一萬本的書量。相較之下,劉心武去年掀起紅樓夢解秘的浪潮就顯得有點明日黃花的味道了。
波羅最近特別著迷於明代歷史,這和我截然不同,在中國所有的朝代裡,我經常閃避的,恰恰是明朝。我不能欣賞明代庶民社會的豐盈多姿,我在現代資本主義中成長,我太害怕那種太平而腐朽的氣味,本質上,我渴望的是動盪不安的大時代,然而何其有幸,我生在安樂世,因此我能抱著一種戲劇化的眼光去看動盪的世局,但那是不現實的,在亂世裡,人沒有從容的眼光,更沒有安樂世中安樂居裡安樂女子的想當然爾。我當然也愛大氣磅礡的時代,漢唐的榮光離我顯得有些遙遠,我喜歡的還是清代,胡騎憑陵雜風雨裡,居然成為了一個泱泱大國,又居然凋零得十分悲壯。但是個人的喜好充其量只是偏好。對於歷史的接受與敬畏,不分中外,不分古今,我仍是欣然浸淫其中。
百家講壇上,那些深入淺出的學者,除了必須具備說書藝人一樣的口才以外,難得的是,將畢生功力以簡御繁, 深入淺出地將知識普及到尋常百姓家裡。許多人將大陸未來的知識消費市場視為一塊大餅,然而怎麼樣經營這塊大餅,其實許多人是沒有準備的。臺灣慣常的文化菁英模式,在此徒然成了一種姿態,而以高檔規格的講座形式在大陸高端的消費市場能否成功?我認為是可以的,但是帶來的影響力卻遠遠不及電視通俗講壇的影響力。而弔詭的是,對許多學者而言,名的誘惑,影響力的誘惑是無比巨大的。
學術是一件奇妙的工作,除了精深的研究功底與出色的表達能力以外,更需要對於自己極度的自知與一定程度的孤僻。要具備這些極端自我的條件,同時又能夠對一般社會大眾造成影響,簡直是一種不能相容的悖論。然而,無論是誠品講堂或是百家講壇,早已脫離了最純粹的學者定義,都代表了一種消費知識的行為,或是另一種非學院式的學院知識的傳播。
誠品講座在台北的藝文界,已經是一季盛事,受到許多中產階級的歡迎與嚮往,但是卻從來不曾造就普遍的知識傳播風氣。誠品講座是城市的、是菁英的、是屬於一群有著特別氣味的人類的。百家講壇的成功,帶來另一種思索,另一種標準,在中國急速發展的環境中,他顯得相當具有一種不言而喻的中國特色:如果存心想向市場靠攏的學術,就靠攏得更徹底一點吧。然而,在這樣的靠攏之外,你卻看到了更直接更普及的一種消費知識的方式,同時,看到了更深切的一種知識渴求,這股從歷史中汲取知識的風潮,從學院到企業主到白領到一般的計程車司機,從九十歲的北京老爺子到七八歲紮小辮的姑娘,其雜取博收的程度不亞於八零年代後中國知識界對於西方學說混同汲引以及對中國傳統學說如飢似渴的狀態,在這種狀況下,所有的歷史事實與啟示都變得重要起來,這時候,你又知道,中國人永遠是中國人,中國人對於歷史的迷戀以及津津樂道永遠出乎你的意料之外。中國人未來對於消費知識的潛力也遠遠超乎任何可估計的數字。
我正安然地坐在清華的一角裡,悠然地喝我的茶,把百家講壇當作故事一樣聽,這個聽故事的習慣,從小到大沒有變過,歷來不管是錄音帶、故事書還是課堂上所有的知識,我一律當作故事聽,這是我消化知識的方式,只是這一次,我在聽故事以外,卻聽到了現代中國,一種既急躁又古老的心情。也同時想起了遠方我的故鄉裡,小小的精緻的,卻顯得有點憂鬱而單薄的那個小小講座。

3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哈哈,没记错的话,百家讲坛是从2001年开始的,开始的时候不是像现在这个样子,而是每天换一位主讲人,而且几乎全部是北大的教授。现在改成明星制以后,说实话除了刘心武我都没有太关注。听说台湾的傅佩荣教授也要登百家讲坛,但说实话这个节目的商业目的早已经超过学术价值了。台北的诚品,有机会的话会关注,zhushuai

phyphy 提到...

因為覺得百家講壇好像劉心武以後才大火,我也才聽說這個節目,並且開始看一些單元。零一年開始的那些節目印象都不深刻,所以我就先寫了04年:P這個節目確實是一種消費知識的方式,而與學術的關係不大。誠品講堂太做作了,不甚好。下次你可以去感受一下^^

匿名 提到...

祝愿一路顺风!毕业顺利!常联系啊:)zhushu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