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23日 星期六

揮之不去秦直道

原作:智通寺老僧
點此訪問老僧的原文連結:http://blog.sina.com.cn/u/4a3e1113010006kw

看到了渡寒學妹的貼子,原本是我一時興致所然亂扯一通,沒想到渡寒還去查了那麼多的史料,這個貼子本來想貼在QQ裏,轉而一想,這個話題實在無趣的很,所以還是放在這裏吧,別打擾了論壇裏的雅靜。

首先《史記》中對於直道、馳道、甬道記載是非常準確的,由於司馬遷親自走過秦直道,所以他對其“長城亭障,塹山堙穀”印象深刻,而直道、馳道和甬道在司馬遷筆下是不同的,所以才出現“通直道”、“治馳道”和“築甬道”。

古代時期的道路,絕對不會是為了貿易物流或便於人民出行修建的,它的唯一功用就是戰爭。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的道路都是最重要的軍事設施,為了便於進攻和有效防守,各國的道路一定不會有同樣寬度。就如同原來蘇聯是寬軌鐵路,中國是窄軌鐵路,過境必須逐節車廂更換車輪。民國時期,閻錫山主政的山西就是採用非標準路軌,致使各省火車無法直接抵達山西,“閻長官”也算是用心良苦。忽然想到現在流行的一個詞叫“接軌”,許多事情都要與國際接軌,看來中國過去心態和閻老西也差不多,呵呵,離題扯遠了。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頒佈了“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推行郡縣制”,軍事、文化、經濟、政治四管齊下,但首要還是軍事。最簡便經濟的做法就是將各國寬窄不同的道路,按照秦國的標準擴寬、修整、連通,我估計它寬度的下限應該是兩乘馬車的兩倍寬,如果小於這個寬度,一旦一輛車損壞,將會造成整條路堵塞,而且無法超車,這就恐怕是所謂“馳道”,所以需要“治”。

至於甬道,《史記》中明白說到:“自極廟道通酈山,作甘泉前殿。築甬道,自咸陽屬之。”是皇帝專屬的道路,有夯土遮罩是合理的,所以是“築”,但不會是將所有四通八達的馳道都築上土牆,就是在今天的世界也做不到。

秦直道,是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所作出的重大戰略調整,秦始皇連接六國長城,是防守北方的匈奴。修通直道,是主動攻擊匈奴。作為大一統的秦帝國,主要是向北向南用兵,北方是大將蒙恬,南方是大將任囂,都是進攻態勢。秦直道不允許盤山取彎,而硬要“塹山成路,劈峁為道,埡口寬暢,五里一墩,十里一台”絕對是戰略公路的特點。

至於秦直道的長度,《索隱》蘇林“去長安八千里,正南北相直道也”的說法恐怕有誤,錢穆先生著《史記地名考》中“【正義】《括地志》云:‘秦故道在慶州華池縣西四十五裏子午山上。自九原至雲陽,千八百里’”是對的,即起點位於今陝西省淳化縣西北,一路北上,途徑今陝西省子午嶺、穿越戰國長城到定邊、內蒙古烏審旗、伊金霍洛旗的紅慶河、東勝市漫賴鄉,在達拉特旗昭君墳附近跨過黃河,到達包頭市西南孟家灣村,全長700公里。值得慶倖的是,2006年3月29日,國務院核定公佈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中就有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和陝西省旬邑縣的“秦直道遺址”。

關於秦始皇病逝後由直道回咸陽,我是這樣認為的;秦始皇出巡,先直奔雲夢,並到九嶷山祭祀舜。接著乘船東進,在丹陽上岸,到達錢塘,又向西渡江登會稽山,祭祀了大禹。從吳中北上,在平原津一病不起,到在沙丘平臺病逝。縱觀秦始皇的這次所謂“求仙巡遊”,歷經了今天的湖北、湖南、浙江、江蘇、安徽、山東、河北,涵蓋了韓、魏、楚、燕、趙、齊,說是求取長生不老仙藥,不如說是巡視已經納入大秦帝國版圖的新疆土,可親自檢驗軍事準備、政令貫通和宣示正統。由於始皇帝死在河北邯鄲,由邯鄲往西接秦直道再折向南回都城。這雖然不是最短的路途,但是最快捷的途徑。並且秦直道完善的設施對於這龐大的隊伍來說也是最需要的。

有關秦直道的影視資料,有央視拍攝的《復活的軍團》和由中央電視臺、陝西電視臺、內蒙古電視臺合作拍攝的《尋找2000年前的高速路》,都比較詳細的描述了秦直道的歷史和現今。我幾年前就曾幻想能駕駛一台越野車,由咸陽出發,行駛在古老的秦直道上,領略沿途風景,親眼看看秦人劈開的峻嶺埡口,拾幾塊如今還躺在路旁的秦磚殿瓦……我知道這可能是永遠不能圓的一個夢,那就讓它繼續做下去吧。

沒有留言: